和很多新股民朋友一样,当年我也把很多时间和精力拿去研究大盘和各种技术理论,甚至不断地给大盘算命,结果呢,只会让自己不断退步,因为收益远不如刚入市的时候。刚入市的时候,什么技术指标都不懂,所以天天去查看自己看好的那些行业的报道和分析,然后再从里面选择股票。而后来学会了技术分析,基本都不看报道和分析,每天只盯着技术图表,但是对自己的操作没有多少帮助。因为不少个股和大盘基本都是不同步的。后来又放弃
一、什么是期货?怎么做期货?
我做期货数年有余,没有经历过爆仓,也没有经历过大喜大悲,一切平静如水的度过,多个品种的牛市我遇到过,大熊我也经历过,期海沉浮,从中感悟的,没有一丝一毫对期货的后悔和懊恼,到现在为止,我也庆幸我进入了期货市场。
现在以我对期市的感悟,我跟大家诠释一下,到底什么是期货,到底怎么做期货?
首先,期货的本质就是商品,别无二致,无论是商
很多人可能都听过这样一句话:投资中最重要的三件事是,保本、保本,TM还是保本。
于是疑问就来了。投资不是为了赚钱吗,为什么总强调保本呢?
为此,我们认真研读了6位“股神”大师写的文章,想一探究竟。
一、几乎所有投资大师的成功,都离不开重视保本
马克·泰尔在《巴菲特和索罗斯的投资习惯》一书中,总结了两位大师致胜的23种习惯,而他们共同的第一个投资习惯就是:
作者:我是腾腾爸 来源:雪球
经常在网上看到有朋友提问:我是不是该辞掉工作、专职炒股啊? 这还是在股市经过三轮股灾、行情相对低迷的今天,若是遇到2007年、2015年那样的暴涨行情,这样的疑问、论调,更会柳絮似地纷纷扬扬起来。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境,我都会忍不住一声冷笑。 其实,这个问题,不难解决,我们通过如下一番分析和思考,就能得出理性、冷静的回答。
一、你知道你的工作
01
在《滚雪球》的第22章,明确提到了早期巴菲特的投资业绩。
“自从怀揣9800美元上哥伦比亚大学以来,每年他的资金增长率都超过61%”。
按照记载,1950年,巴菲特的本金是9804美元,到了1956年这笔钱增值到了17.4万美金。这是巴菲特在年轻时候通过投资积累到的第一桶金。
后来,在一次公开的讲话中,巴菲特说:
资金量小是一种天然优势,要是我手里
“小风险可持续盈利是我的交易目标,中长线趋势跟踪是我的交易手法,技术分析是我的操作基础。虽然我不设置止损,但是感觉趋势不对就平仓,回撤不会超过10%,同时果断反向持仓。”这就是杨亮,以全年28.8%的收益率,最大回撤9.19%的成绩,获得期货实战排排网2017年度“风险控制奖”第二名。
杨亮,生活在魔都上海,选择了一个只有5%的人可以生存的期货市场作为职业战场。他没有沉醉于大都市的
转自新浪博客
多年以前,在大连商品交易所那座标志性的期货大厦里,有很多做交易的人。其中有两家资管公司在同一楼层的对门。
其中一家,是以基本面交易为主,主攻几个品种,建立了庞大的研发部门。他们家老板在现货市场混迹已久,渠道丰富。而另一家,以技术为主,每天都在研究走势,后期的理念转向为直接跟踪具体走势。
这基本上是市场上主流的两种流派。
来源 网络转载
股海藏经楼(QQ/微信1730397054)评注:做交易的过程中,为了控制风险,我们应该尽量不要满仓进出。那么没有买入股票的那部分资金该怎样处理,才能获取更好的收益呢?转到“余额宝”是一种策略,但资金转入转出比较麻烦,这里推荐一种被称为“场内余额宝”的货币基金:华宝添益(代码:511990),当前(2019年3月29日7日年化收益为2.637%)。下面这篇文章对华宝添
交易盈利的核心到底是什么?真正在交易领域的高手都明白并且深知一个道理:交易稳定盈利靠的并不是什么指标、公式、系统、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,最最核心和关键的是一个人的理念和逻辑思维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做交易就是做人,是一个修生养性的过程。
从一个新手到顶级交易员必须经历交易理念的蜕变,以下是众多交易高手总结出来的交易员必经的17个交易理念阶段性变化:
1.第一个层次什么都不知道,新手一个
投资,首先它是一种收入方式的转变,从自己挑水吃,到打造自己的自来水管,从主动收入到被动收入的过渡。当然,这条自来水管刚刚开始的时候很弱小,要它足够大供应足够多的水,那么是必须花费你很多的时间精力去打造。但不管怎么样,只要大方向正确,再掌握一点基本简单的技巧,日久天长,每天挖一点,每天加深一点,每天进步一步,总有一天会建成自己的大运河。
收入方式的改变,随之而来是带来了生活方
股海藏经楼(QQ/微信1730397054)评注:很不错的关于交易风险控制的文章,把风险分成系统性风险、人为主观性风险、策略性风险,分析了三种风险的形成原因、特点以及应对策略。值得一读。
内容摘要:
风险层次:
1、系统性风险:对策-包容不可规避的也不需要规避,因为你规避它就也在规避利润,盈亏同源。
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,是在一个游戏制定之初,
原文标题:如何修炼成某一领域的高手
来源:摘选自 古典《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》
知识、技能与才干组成了能力的三核,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修炼成高手?三核中,知识最容易习得。往前追溯一百多年,知识分子的能力主要是拼记忆力,那个时候书不多且奇贵。清朝末年曾国藩买了一套《二十三史》,花了他一百两纹银,这大概是一个七品官员两年半的俸禄。现在网上《二十四史》一千三百人民
作者 破晓晨光 来源 淘股吧
交易的本质和核心在于“人”。调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使投资在安全边际做好的情况下,得到一种人生的升华,包括你的家庭,孩子交易,身体健康,父母养老等,我觉的这才是完美的。
交易本身就是一个概率的游戏,对单次的交易来说,胜或负都是有可能的不存在百分之百的事情。这样,我们的视野就放大了一些,如果我们不追求单次交易的成功,而追求整体意义上的
作者 杨大霄 来源 新浪微博
关于投机这东西,你可以看作某种体育运动。
一方是你,一方是其他人共同组成的大胖子。
经过观察,能稳定打败胖子的人是少数,多数人都是偶尔占个便宜,但是被胖子一拳击中就没命了。
所谓交易系统,就是你经过观察实践练就的一套攻防策略。
如果没有策略,上去乱打,只进不退,总归会被胖子一拳打死。
即便有策略,也不是一定会胜啊,毕竟你
技术是可以传的,但功夫是无法传的。如果没有功夫做基础,一切技术都是纸上谈兵。要想让技艺炉火纯青,就必须练就过硬的功夫,将技术融入血液。
现在,把我个人的练习方法分享如下:
一、看图。
观千剑而后识器,操千曲而后知音。没有感性认识的积累,理性认识只能是可望不可及的空中楼阁。必须有大量的走势图输入大脑,不断看图,不断重复,不断强化,反复磨练,反复积累,这是最最重要
文 | 金融帝国
节选自 | 《走出幻觉走向成熟》
编辑 | 扑克投资家,转载请注明出处
资金管理只能将交易系统产生的劣势进行转换,而根本无法将其消除。所以说,任何资金管理策略,都无法打败概率。
——金融帝国
中国以前很流行赌骨牌。骨牌共有36个数字,从1到36。赌客可以任意对数字下注,庄家开牌只开一个数字。如果被你压中的话,1赔35。
这时就
看到一篇关于阅读历史的文章《读史的三个境界》,下面是这网络上转载的篇文章的内容:
绝大多数人对于历史的爱好仅限于听故事图个热闹好看,拿评书和历史剧当历史,热衷于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之类的演义八卦,这不叫读史。高级一点的认为真实历史比小说有意思,比如说喜欢看二战史,对德军高级将领如数家珍,这也仅仅能算对历史的入门而已。就好比喝酒不是为了解渴一样,“读”不是“看”,要想谈论读